农村俗语:“燕子进家门,多福多儿孙”什么意思?有何讲究吗?
春回大地,万物生发,天气越来越暖和了,估计再有一段时间,到清明前后,燕子就会飞到北方农村繁衍生息,在我们那里,农村老人说,燕子是一种很有灵性的鸟类,在谁家筑巢,就说明那一家就会有福气,儿孙兴旺,家运亨通。
我家以前是老土房子,房子都比较矮,每年也都没有发现燕子来我家筑巢,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我家房子重新翻盖以后,用砖瓦盖的比较高,自从房子盖好以后,在第二年的春天竟然发现有两只燕子经常在屋檐下停留,过了几天燕子不断噙来泥土和杂草慢慢的筑起了结实的巢穴,又过了一段时间,听到小燕子不断叽叽喳喳的叫声,原来不知何时燕子窝里面孵化出了三只小燕子。自从在我家筑巢之后,以后每年年春天燕子也都会来家里。
燕子是不是像农村人说的“燕子不进贫寒之家”呢!在农村长大,根据我的观察,发现燕子并不是嫌贫爱富的鸟类,不论是穷人家还是富人家燕子都会筑巢的。
那为什么农村有这样的说法呢!我觉着吧!燕子这种鸟类不怎么吃粮食,专吃害虫,在老百姓心中这是一种益鸟。还有重要的一点是,燕子其实是很胆小的一种鸟类,而且天敌还不少,像蛇类,大型禽类,鼠类,野猫等都会危害燕子的生存,燕子会在人类居住的地方筑巢,就是对燕子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遮风挡雨,避免天敌伤害燕子和雏鸟。燕子虽然能和人类在一个屋檐下共处,但是也怕居民或者家中的动物对燕子产生伤害,所以为了安全尽量会选择高一点,空旷一点的屋檐下筑巢。
在古代的农村,贫苦人家都是建的土房子,房屋檐都比较矮,在这种低矮的房屋下面燕子生存感到很危险,所以一般不选择低矮的房子居住。而那些有钱的人家,房屋建的都比较高,燕子选择高大的屋檐下筑巢,主要也是为了安全着想。
所以,我们说的“燕子进家门,多福多子孙”,“燕子不进贫寒之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只有家门兴旺了,房子建的高了,燕子才会来,这样的环境让燕子有安全感。
其实,通过燕子来家门这个情况,也表达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子孙兴旺,家庭繁荣昌盛。
从小学语文教科书开始学习那篇有关小燕子的文章时,孩子们就知道燕子是益鸟,对于燕子的印象从儿时一直是好的。
燕子进家门,多福多儿孙,这句俗语有年头了,肯定不止三四十年,计划生育时期这样的话它说不通啊。
我还小的时候,村里的燕子窝不多,比如我的五个最好的小伙伴,只有一个家里有燕子垒了窝,那时候奶奶说:燕子不进贫寒门。谁家里有燕子垒窝的话就会多福多儿孙。
那时候小,没觉得多福多儿孙有多好,只是在每年春天里,看到小燕子穿梭在小伙伴的家里,羡慕的不得了,奶奶说燕子是象征吉祥的鸟儿,如果它愿意选择谁家筑巢,那么这人家定是有福之家。
其实燕子选择筑巢的地方必须是各个条件适合它的地方,比如高度,比如亮度,比如通透性能,我曾经看过燕子垒的好几个巢,它们选择的房屋不是那种低矮阴暗的老房子,多是宽敞亮堂的房屋。
不是说谁家里贫穷,它们就会拒绝去谁家里,不过谁家里要是天天吵闹,这样的人家里却真的没有燕子去筑巢,同样房屋,两家性格不一样的人家,燕子挺奇特,它们竟然能够选出和睦阳光的那一家。
那时候是燕子打着挑去选自己喜欢的房屋筑巢,而这种小生物居然知道它们可以和人家居住在同一个屋檐,我们这里没有啊怎么了,知道人类不排斥它们,那些年的燕子不愁房子。
再看看现在,现在的房子倒是都挺宽敞,只不过农民们大都把院子罩了起来,燕子想垒窝都找不到合适的房子,村里有几栋没有罩院子的房屋屋檐下,都是被垒了燕子窝,最多有两个,好像一个旧巢,一个新巢,估计是一家燕子的巢,不是一家子还不愿意在一起。
我娘家今年没蒙院子,以前只是简单的在院子的顶端盖上纱网,今年没有,母亲说看到去年小燕子进进出出不得劲,今年就不蒙院子了,让它们住着自在些。
燕子已经没有往年多了,以前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燕子开会的壮观场景,这几年看不到了,以前燕子开会是站在村里拉着的电线上的,老远看像极了乐谱。而如今,零零星星的,村里找不到多少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