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还没成熟就被收割,1斤卖8元,亩产值超万元,值得推广吗?
青麦一斤卖8元,还带秸秆,还属青苗,水份含量也大,亩产超万元,为什么不能大力推广呢?
记得一年,棉花收7元一斤,比平常价翻了一倍,每次打电话回去,听到爸妈讲的都是兴高采烈,干劲十足,只要棉花稍微炸开点口,都会强行采摘回来,生怕错过了这波千年难遇的好行情,这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辛辛苦苦种的农作物多产生些价值,为多挣些钱让家庭生活更富裕些。
今年就大不相同,家里种了大约十六亩的小麦,上半年雨水繁多,不利于小麦生长,想了N多办法,但逆势仍是无法扭转,小麦只有麦穗根部有几颗麦子,上面一大截都是空瘪,比绝收好不到那里。与父亲视频,看着父亲两鬓的白发,渐老的容颜,听着父亲一声接一声的叹息,心里很不是滋味!父亲说,投入的人工劳力不算,以现在的小麦价格一亩地估计要亏34百元,那个十六亩要亏5千到6千元,就连最基本的种地都能亏钱,谁说勤劳能够致富?谁能给农民最基本的保障?这也是我家乡好多农户放弃冬播的主要原因。
农民为什么不能卖青麦,难道等成熟了,晒干了来卖一块来钱一斤,就为了让你们这些吃粮不弯腰的喷子们能吃上香喷喷的面条馒头而廉价辛苦的劳动?所以请你们那些喷子们理智一点,良心一点,善待中国农民。
这只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就被社会炒的沸沸扬扬。现在是市场经济,农民的粮食销售也已经被推上了市场化,怎么样销售,完全取决于农民自己,其他人是干涉不了的。如果农民用一斤小麦的产值,能换回八斤小麦,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当下并不是国家粮食紧张时期,以经济效益为主,农民增收才是头等大事。偶然的事情就要用偶然的态度去看待,虽说产值超万,但这并不是一种优秀的经验,也不可能去推广。
其实粮食也是一种商品,在国家粮食不是非常紧缺情况下,国家没有限制,农民怎么样来消售,是农民自己的事情,不能用上纲上线的思维去看待,更不能与粮食安全来衡量。如果要说农民卖掉了这些不成熟的粮食,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利益,农民也许会掂量掂量。在不影响整体利益的情况下,农民获得一点更高的效益,也是国家一惯的倡导的。
当下农村撂荒的土地到处都有,如其说不让农民卖青麦,还不如把撂荒的土地捡起来,如果能把这些撂荒地都种上小麦,如果真的能亩产值超万元,真正推广这个做法并不是不可以,那样也许会激发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土地也许从此不会被撂荒。
现在许多人不重视粮食生产,也不把农民当回事,觉得有钱就能买到粮食,可当农民卖了点青麦,想增加一点收入时,又觉得农民不知道珍惜粮食,大呼小叫。其实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都把心放平了,换个角度想想,都是一样的人,在利益面前都知道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