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书法天赋?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书法天赋?这个问题其实和其它任何问题都一样,就是我们在现实中敢不敢、愿不愿意承认具有“天赋”这一说法。
这就又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让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讲,他或多或少会否定或者会贬低“天赋”的作用,认为“天赋”是很少或基本不存在的,在他们眼里一个人的成功绝大多数是因为后天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付出的结果。这个观点究竟对不对,我不置可否,但从骨子里我是非常反对这种观点的。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无疑是一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说辞或者称托辞。正确的说法是天赋虽重要,但后天的勤学苦练更重要。可见“天赋”还是有的,只是在某些人的嘴上愿意不愿意承认罢了。书法是这样,其它任何技艺技术我认为都是这样。关于这一点,我非常赞成台湾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的观点,他认为每个庸常的人都是有天命的:有的人看见笔墨纸砚就激动,就欲动(总要尝试着写几笔)写字练字做书法其实就是他的天命。既然谓之天命,可见天赋再这里就不可或缺。
另一种说法是完全赞成有天赋,这种人一般是圈外人(或称局外人)他们对书法存有敬畏心,天生对书法具有一种神秘感,他们也许不会写字,也许是不爱写字,但他们喜欢品字、喜欢评字,现实种可以算作是“票友”。
具体如何去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书法天赋,个人认为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那么他就是“书法天才”。
一是要具有先天“悟性”。记得我在过去的回答中曾不止一次提到过“悟性”这个词。其实任何学艺学技的提高和掌握都离不开“悟性”二字。有悟性学起来就快,就很容易上手,反之则难以精进。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技艺绝学究竟能走多远,不在于他入门迟早或快慢,关键是他在入门后能走多远。有的人涉足入门很迟最后却走的很远,这更多的是得益于他的勤学苦练和苦学苦修,更得益于他的“悟性”,能够在苦学苦修中不断地否定自己、清空自己和扳倒重来,这样他就能博采众长,不断充实丰盈自己,提升升华自己,最终成就自己。相反有的人入门入道很早,却最终昙花一现,泯然众人矣,当然这里与他能否坚持有很大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与他的悟性的有无有关,尽管许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这也是回避不了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二是要善于打破“惯性”。任何学技的精进,不仅仅取决于一个人能否坚持,能够坚持多久,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更取决于他是否善于和擅长打破思维的定势和已经成型而无任何突破的行为(或称坚持)惯性。突破、超越、创新永远是保持生机活力的不二法门,任何一项学技如果在现实中不能做到持续不断地否定自己、超越自己和突破自己,个人认为它基本上是走不多远的,学习书法是这样,其它任何文学艺术类的技艺无不恒循此道。比如我们的文学,有的人写了一辈子的小说,著作等身却没有一部流行或引起巨大反响,更不会成为亿万读者的追捧或热捧。有的人十年磨一剑或几十年磨一剑,一旦昭告天下一旦公之于众却能一鸣惊人一飞冲天。这就是突破、跨越、飞跃和创新。
三是要肯于坚持“长性”。一个人一辈子有时能够做好做成一件事已实属不易,唯有值得炫耀的其实就是它的坚持。做事有长性就能潜心以对就能体味其中的甘苦、得失、成败,这样才能在困惑中成长,在困顿中超越和释然,学习书法乃至其它的任何学技学艺亦莫不如此,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我们认为的天赋吧!仅此而已。
天赋这概念,个人认为三分先天七分后天。因为勤能补拙。你有了这样的对自己认识和了解的想法,已经是个很好的开端!
对于书法艺术而言,我认为初期能经过努力把所选择的练习字帖临得很神似就应该有这方面的天赋,像王羲之学习钟繇·米芾学习王羲之·董其昌学习米芾都达到了乱真的地步·然后自成一格。因为有所继承才有所创新。
看你写的字,觉得你书法这方面的基础也不错,对字形的结构掌握得也很好。如果找个碑帖坚持认真练练毛笔字,闲时多读名家碑帖加强书法欣赏的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因为每一种艺术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所谓“功夫在诗外”。不管你是否适合此行,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会必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