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喊宝玉为“宝玉”,那宝玉真名是什么?

贾府中,宝玉一辈中以玉字为行辈部首,如贾珍、贾珠、贾琏、贾环、贾瑞等等。但唯独宝玉单独以“玉”字命名,以致不少人以为“宝玉”乃其小名,但其实却并非如此。在书中除去贾宝玉的化身甄宝玉,又唯与黛玉、妙玉通用一个“玉”字命名,其他人不可乱用“玉”字命名,有个丫鬟原名红玉,贾府说其犯了宝二爷的名讳,硬是将红玉改成了小红。从中就可说明,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是绝不会随便命名的,而是有命运相关联的。

宝玉,乃是作正式名使用的,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贾宝玉为其兄弟辈的另类的意思,乃至命名上都彰显了不同。

宝玉、黛玉、妙玉三人在性情上极为相似,只是妙玉要走的更远,妙玉似乎是黛玉的加强版。在妙玉看来,黛玉也是个俗人。窃以为妙玉这句话显然对黛玉带有几分嫉妒心理的。从书中可以看出妙玉是喜欢宝玉的,而宝玉超俗的境界水平显然是与黛玉差不多的,那视黛玉为俗人也等似视宝玉为俗人,这显然与钟情於宝玉是相矛盾的。

妙玉寄信於宝玉自署“槛外人”,这个“槛”既可以作空门与世俗之“槛”来解,也可以作寓指贾府的门槛来讲,借指贾家门第高,门槛难入。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妙玉显然是身处空门、心系红尘的。遁入空门仅是迫不得已,似乎也寓指黛玉失去家族庇荫的可能下场,如果黛玉不是病逝而又失去了家族的庇荫的话,妙玉的遭遇可能就是黛玉的下场,连贞洁都保守不住,对世俗又能作什么样的抗拒呢?

而宝玉与宝钗、宝琴又通用一个“宝”字命名,“宝”在宝玉、黛玉等人看来难免带有些俗气,而“玉”字带有寓“洁”比“德”的含义。这“宝”可指世俗,而“玉”指精神追求,即理想化的生活。“琴”又带有几分清雅脱俗,应是现实与理想的完美结合。唯有“宝” “钗”是”世俗 世俗“,宝钗在性情上也特别讨宝玉厌烦,在宝玉看来,宝钗像极了贾政,絮絮叨叨,所以宝玉在心理上抗拒宝钗是自然的。而宝琴似黛玉与宝钗的糅合,有钗黛的优点却无钗黛的显著缺点。在曹雪芹看来,如果世间还有幸福的话,那宝琴显然是最应当获得幸福的人。所以这大概就是宝琴这等有才有貌而不入金陵十二钗的原因吧,金陵十二钗其实是薄命司记载薄命女子的薄命册而已,而宝琴不该属于薄命之人。

〖一〗贾府字辈

在讲宝玉的名字之前,先讲贾家的名字的规律(字辈)。在封建礼法宗族时代,字辈是大有讲究的,是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份的。岂能乱了章法和规矩。且看红楼梦故事贾府的字辈――

第一代水(三点水旁)字辈:贾源、贾演、贾法

第二代代字辈:贾代化、贾代善、贾代儒、贾代修

第三代(反)文(旁)辈:贾赦、贾政、贾敷、贾敬、贾敕、贾效、贾敦 第四代玉字(旁)辈:贾珍、贾琏、贾环(環)、贾璜、贾瑞、贾琮、贾扁、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

第五代草(头)字辈:贾蓉、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兰(蘭)、贾菌、贾芝、贾荇、贾芷 ……

(以上名字来源出处:第二回冷子兴叙述、第三回林黛玉入府、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还有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荣国公的名字,是贾源还是贾法呢?第五十三回提到的贾法和第三回提到的贾源是文本有矛盾的地方)

〖二〗宝玉大名

因此大家认为宝玉非为大名,可以论证宝玉非大名的论据有: 第三回黛玉与王夫人言谈时的一席话:“......在家时记得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叫宝玉,性虽憨顽,说待姊妹们却是极好的......” 此处直接说了宝玉是小名。所以大名(题主所问真名)最大的可能应该是玉字旁左右结构的字。 这些字有哪些呢?

尽在下图《新华字典》:

[1]大名有提出是贾瑛的,比如前世是神瑛侍者,比如贾家荣禧堂的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焕烟霞。”(这日月加烟霞如果说是一个字谜谜面猜朝代的话,谜底可以说明朝) 因为哥哥名珠,弟弟叫玑。

[2]有提出是贾珏的,因为珏的意思就是“合在一起的两块玉”。 是正面反面两块玉否?

[3]有提出是贾玺的。玺为尔加玉,我倒因此想到了黛玉曾对宝玉说,“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玺不仅带玉部首的字,亦有深意。只是此字为上下结构,非同辈之左右结构,这是我对玺字的疑问。

[4]有提出大名为贾国的,以为国口中含玉。然后国的繁体字为國,因此此处不通也。

[5]有提出大名为贾玉的。

〖三〗我的假设

其实并不确定宝玉有无大名,或者作者本无意大名,又或者作者故意隐去大名,以期读者知所隐真事(这个可能性也极大,作者善制谜,正文亦可能是一个大的谜面,所以也才有后来的索引派)。假设宝玉有大名,我的假设有:

〔1〕贾璋 贾府嫡女元春,嫡子璋。嫡子女名字连起来是珠元璋。

有朱(楼)元璋,是故不写而写也。喻明朝从盛而衰否?满纸皆是末世的光景。此处无论据支撑,先假设而已。

〔2〕贾琦 奇玉,亦是宝玉也。

〔3〕贾琪 汉语释义有美玉的一种,亦有花草繁盛的意思。花草繁盛、琪花瑶草是为林乎?木石前盟今不忘。

以上姑妄言之,姑妄答之,实乃抛砖引玉(真玉)也。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