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烧纸钱?

清明、中元节烧纸是有说法的,这是中国遗留下来千年民俗。有其很深远的文化和内涵。

一、烧点纸寄去对先人的思念和忧伤。

二、教育子孙后代孝敬老人不忘养育之恩,怀念敬仰烈祖烈宗永不忘本传承中国文化。

三、在中医上讲思伤脾、忧伤肺。特别在老人刚去世时,那个思念那个悲伤,除非你是个不孝之徒很难体会到那滋味。烧点纸来个介媒减少思念和忧伤。身体五行来讲

脾属土,肺属金。烧点纸火烧生土,土土相顺有进益之道,又土生金,对身体脾和肺大有好处。有的人说拿一支花去,但那仪式感和烧纸的方法是大不相同的。古人比我们聪明为什么不拿花而烧纸呢。

四、科学发展到今天也证明不了烧纸到底有没有用。

总之:我建议不要对民俗的东西一棒了打死。采取象新加坡、菲律宾等一些国家那样。在每个角落没置烧纸祭祀点。这样又顺民意又方便管理一举两得多好,这样事在于疏不在堵。对大家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烧纸钱的行为既源自习俗,更源自传统。

很多人单纯视烧纸钱行为为迷信甚至就是愚昧无知,究其实是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地看待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情,就得有一种寄托与表达方式。烧纸钱寄托的是对未知世界的敬畏,更是对先祖亲人的缅怀与思念。

“追远”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觉知境界。生命从何而来?最终又将归于何处?这不仅是哲学的终极命题,更是有觉生命的本能寻根。

寻根意识是一种可贵的生命觉知,生命不能如无根的浮萍无所皈依。

都说现时代是一个浮躁浅薄的时代,可以说这种浮躁很大程度上就是生命缺乏了皈依,也就是缺乏了一个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

这个精神家园,实质上就是生命源自寻根意识的敬畏与寄托。

固然不可如此拔高所有的烧纸钱行为,但这种行为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寄托一种表达。无论如何都是无可厚非的。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