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和其生母德妃感情如何?

谢谢邀请,关于您提到的雍正和其生母德妃感情如何的问题,想必题主一定是一个清宫剧迷,一定对于雍正和生母感情不睦一事有所耳闻,那么历史上雍正和母亲的关系当真如此僵化吗?其实不是的,根据现有资料来说,二人关系既不能说很好,当然也不会像传闻中那般不好。

一、传闻的起源

值得一提的是,雍正与其母不和之事并非“空穴来风”,也是有根源出处的。下面我通过两个方面(与正史结合)来进行具体的阐释。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朝服像

1、童年缺乏生母之爱。雍正的生母为乌雅氏,隶属于满洲正黄旗。按照《清皇室四谱》和《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传一》等官史的记载,乌雅氏系“护军参领威武之女”。

1660年(顺治十七年)三月十九出生的乌雅氏,虽然有正黄旗的上三旗旗籍,但由于其包衣世家的身份,所以只能在1673年(康熙十二年)参加由内务府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包衣选秀。五年后的十月三十(1678年,康熙十七年),乌雅氏在雍和宫诞下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雍正皇帝,乌雅氏也因此于1679年(康熙十八年)被晋封为德嫔。

雍正剧照

由于当时乌雅氏只是一个无具体封号无位分的低等嫔御,而按照祖制,嫔及嫔以下的妃嫔是不能抚育自己孩子的,所以刚出生的胤禛便被抱至承乾宫贵妃佟佳氏那里代为抚养。直到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佟佳氏(七月初九立为后,七月初十下午崩逝)去世之后,胤禛才有回到自己母亲(当时已为德妃8年)乌雅氏身边的权利。

也正因如此,在雍正的童年当中,与之熟稔的是养母佟佳氏而非生母乌雅氏,在最需要母爱的时候生母却不在,可想而知二人感情自然不会很好。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画像

2、雍正继位后的几许疑虑。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69岁的康熙皇帝去世,45岁的皇四子胤禛继承大统。根据官史的记载,可以发现一些母子二人步调不一致的地方。

第一,雍正继位后,内阁按例要给皇太后拟上尊号,但乌雅氏却屡次拒绝,不由得让人感觉此举是在和自己的儿子赌气;第二,按例,新帝生母成为皇太后之后,应当由原来所住寝宫搬至太后所专用的宁寿宫,而乌雅氏再一次坚辞不受。

那么这些正史当中所获取的信息能不能直接证明二人关系很糟呢?

二、真正意义上的母子之情

其实从现有的史料并不能直接断定二人关系当真不睦,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解说。

雍正画像

1、日理万机依旧不忘问安。从康熙去世雍正继位,直到1723年(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乌雅氏崩逝,雍正始终如一地前往生母宫内请安。虽然乌雅氏并未接纳儿子让其居住宁寿宫的孝心之举,但从《清实录》和《起居注》等所载看来,乌雅氏也并不排斥雍正前往宁寿宫请安这件事,而雍正本身日理万机朝乾夕惕,却仍旧会定时定点挤出时间前往母后宫中探望,足以见得二人关系并不糟。

2、嘘寒问暖怕儿子身体吃不消。为父亲康熙守孝期间,雍正时常“毁瘠过甚”,而身为母亲,乌雅氏“履传谕劝进饮食”,既然是发自内心担心儿子的身体,那又何来关系不睦一说。

《清皇室四谱》中关于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的记载

3、拒受尊号实则另有其因。乌雅氏之所以在雍正为其拟上尊号一事上屡屡拒绝,最主要还是因其当时未能有如此心情来承庆贺加尊之喜。当时正值先帝(康熙)龙驭宾天不久,乌雅氏以“梓宫大事,正在举行,凄切哀衷,何暇他及”为由,这才明确拒绝了为其上尊号一事。

再者,由于次年五月二十三乌雅氏早早离世,所以终其一生也未能受到上尊号的待遇,只能说是她未能来得及等到那天,如果乌雅氏还可以健在几年,相信她最终还是会接纳加尊号的,毕竟是列属于祖制的内容。

小结:

综上所述,雍正与其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既没有传闻那般决裂不合,也没有似乾隆对待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那般尽显孝悌伦常之道。

究其根本,一方面在于雍正本人不善表达、重于政务的风格所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雍正打小确实与生母未能建立好牢不可破关系所致。

我是“史海甄客百晓生”,一位资深的历史迷,如果认可我的回答,欢迎各位多多关注并支持,我们一起探讨交流,谢谢大家!

导读:这个从记录清朝历史的史料推测来看,雍正和生母德妃的感情并不和睦,甚至到雍正继位后发展到敌视的程度。总管史书作为皇家母子生分到这种程度也是非常罕见。由于德妃在雍正元年五月就去世了,所以我们可以参考的史料并不算多。而且这种关系难在正史中明确表达出来,由于史官的避讳所以我们只能根据为数不多的资料做推测。

关于德妃清史稿中是这样记载的:

《清史稿 后妃传》记载: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女。后事圣祖。康熙十七年十月丁酉,世宗生。十八年,为德嫔。二十年,进德妃。世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未上册。雍正元年五月辛丑,崩,年六十四。葬景陵。上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首先:

彼此生分的一开始的原因是清朝宫廷的规定,也就是说皇子不能由亲生母亲抚养。所以胤禛自小是有康熙的后来的皇后佟佳氏抚养长大,相对来说佟佳氏要比德妃无论是从低位还是出身都很贵重。况且佟佳氏在抚养胤禛视同己出,这一养就是十多年。雍正对佟佳氏的怀念在有记载

《清实录》记载:抚冲龄而顾复,备蒙鞠育之仁,溯十载之劬劳,莫报生成之德

也就是说雍正在青少年时期的三观养成的关键阶段,应该是由佟佳氏来教导完成的。所以即使佟佳氏去世胤禛回到母亲身边的时候已经是十多岁的大孩子了,这时候生疏感是必然的。

其次:

更重要的是由于康熙早立太子,所以胤禛和早早失去母亲的胤祥成了太子一班的成员。而德妃最钟爱的小儿子胤褆早早的成了老八胤禩小集团的一员。如果胤礽能顺利继位没有发生后来的九龙夺嫡的事件,也许胤禛和德妃之间也没这么生分。

但是当胤褆和胤禛都有可能夺得帝位的时候,德妃内心显示是偏向小儿子胤褆的。这个在《雍正王朝》中当胤禛提出想让十四弟出任大将军王的时候,德妃是怎么说的“可我不能光顾疼儿子,但是也不能耽误报效国家不是”,立刻就把后宫不得干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其实此时即使是德妃乌雅氏也觉得此时的大将军王就是将来的皇帝,所以当胤禛一提就迫不及待的答应下来。我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很难理解原来多子的母亲是怎样有偏有向的。也许德妃更喜欢小儿子不光是因为喜欢小儿子,胤禛这里自小的生疏感也许一直就没有消失。皇家的孩子都早熟,早早的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母子之间远不像普通家庭那样交流的频繁和掏心掏肺的,因此这种生疏感不但没有消失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雍正继位后的表现

当雍正继位后,德妃还不太相信。随着胤褆回京,西北抚远大将军逐步移交交到了年羹尧手中。这让德妃更加愤怒,因为在他看来雍正你这当哥的发迹了还不提拔提拔你的兄弟胤褆。其实老太太根本没有考虑过胤褆的政治立场和继续在西北带兵对雍正的威胁,只是一门心思的埋怨雍正。其实站在雍正的角度来说,无论如何不可能让胤褆再次手握重兵。

再一个雍正继位后为稳固自己的帝位所以就必须拉拢九门提督隆科多。应为隆科多如果从雍正养母佟佳氏那边来论的话,雍正还的管隆科多叫舅舅。当时隆科多担任九门提督,负责内城的安全,地位非常重要。所以雍正借着养母佟佳氏的家族公开称呼隆科多舅舅。

《清实录》记载:丙午 谕内阁。隆科多应称呼舅舅。嗣后启奏处。书写舅舅隆科多

这下德妃就更生气了,心里没准在想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养母的兄弟都能称呼舅舅;而胤褆这样的亲兄弟你都不能安排,这明显就是没有把我这亲娘放倒眼里啊。所以就和雍正赌气了,雍正个她上仁寿皇太后的尊号也不接受,也不肯从自己居住的永和宫移居到太后应住的宁寿宫;雍正去请安,德妃也不接受。最后逼的雍正都是一大早在德妃没有起床的时候去请安,走一个形式根本也不给德妃拒绝的机会。

这就相当于彼此都是走形式,这个疙瘩是越结越紧。德妃心情自然不好,所以在雍正元年就撒手西去了。按说皇太后去世后,棺椁都应该停放到寿皇殿。但是雍正的做法也有些特别,现把母亲的棺椁放倒了太后应该居住的仁寿宫放了三天。这都是什么仇,什么怨啊?

小结:

从有限的史料记载我们推断雍正皇帝和母亲德妃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到后来发展到彼此敌视。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参考史料:《清史稿》、《清实录》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