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与李治地下情,你觉得李世民到底知不知情?

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应该是他当太子之后。那年李治周岁15,春风得意且青春萌动,被御女范儿熟女武姐姐吸引,并为之痴迷。正史对此记载不多,但内容大体相同:《新唐书·后妃传》中说,“高宗为太子时,入侍,悦之”;《资治通鉴》中说,“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

武才人的职责之一是负责皇帝起居——也就是骆宾王在《讨武曌檄》中所谓“曾以更衣入侍”,李治经常汇报工作并陪伴父亲,二人进出往来,碰面虽多但交流不会太深——毕竟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擦肩回眸,小鹿撞胸,已然十分暧昧,不敢做过分之想。二人单独接触的机会更不会多——或者没有,皇宫耳目众多,又在李世民眼皮子底下,客观条件不允许。

从史籍记载看,赏心的“悦”应主要来自李治一方,而以“仁孝”著称的李治——这是长孙无忌等人力荐和李世民最终立其为太子的重要原因,对父亲的感情依赖度非常高——比如太宗伐高丽时“悲啼累日”并开“飞表奏事”之滥觞;为太宗吸吮痈疮并“扶辇步从数日”,等等,不至于放诞越礼。而且李太子还有一揽子事要做,参加政治学习、参政议政以及外出办事——比如太宗伐高丽时留镇定州,赏心悦目的时间并不充裕,旁人也无蛛丝马迹可循。二人较为频繁的接触,应该在李世民重病到死亡期间,李太子在父亲身边尽孝,见到武姐姐的机会反而更多,感情升华也未可知。但彼时李世民自顾不暇,更无暇他顾。

年长4岁的武姐姐对李治有多大兴趣,以及兴趣点在哪里不得而知,但李治对他的表情符号肯定长存记忆,所以才有了第二次亲密接触——也就是来年太宗周年忌,高宗去武则天出家的感业寺上香时的“偶遇”。对此史籍提及较多,内容却大有差异:《旧唐书》中说,“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新唐书·则天皇后传》中说,“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之,复召入宫”;《新唐书·后妃传》中说,“帝过佛庐,才人见且泣,帝感动”;《资治通鉴》中则说,“上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见之”——“见而悦之”——“见且泣”——“上亦泣”,这显然是递进关系,侧重也不同。前两条仍停留在太子时期的“悦”,属于李治单方面情感。后两条则是双方的互动,其中“才人见且泣,帝感动”偏重武氏,高宗只是触景生情,心跳还在。而“武氏泣,上亦泣”就厉害了,俩人一块哭,执手看泪眼,感情已经很深,绝非心跳那么简单。

李治15岁当太子时已经有媳妇,并且不止一个——包括后来被废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而且还至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义阳公主和燕王李忠,身体已经成熟,没点事似乎不正常。但武则天当时并没有怀孕记录——若避免怀孕仍会增加暴露机会,所以二人发乎情止乎礼的可能性大,李世民不知情也在情理之中。

说太子李治和才人武则天之间的关系,我觉得用“地下情”来表述有些欠妥。他们两个萌生感情的时候,武则天已经给唐太宗李世民当了十二年名义上的才人,太子李治已经有了自己的太子妃王氏。

他们一开始虽然羞羞答答,但绝对不是偷偷摸摸。

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身体出了大问题,他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情急之下,把太子李治叫到病床前传授治国理政的经验。这个时候,被冷落了十多年的才人武则天才走进了皇帝李世民的身边,负责皇帝的饮食起居和生活琐事。

也就是在李世民的病床之前,少男的李治和少女的武则天萌生了情感。对这件事情,《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说法一致,就是唐高宗李治当太子时,入侍父亲李世民,见到了武才人,心里喜欢得不要不要的。

那个时候,李世民卧榻不起,已经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他着急培养接班人,哪还有气力关注两个年轻人之间的眉目传情。

先帝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到了感业寺。在父皇的周年忌日,李治按照惯例到感业寺祭祀李世民。这次祭祀,已经身为皇帝的李治专门见了已经削发为尼的武则天。

这是一次改变李治后宫秩序的见面。这也是一次改变历史走向的见面。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好家伙,一见面,武才人禁不住泪水长流。这样动人的相思泪也惹得皇帝泪水夺眶而出。《资治通鉴》中说,“(高宗)见之,武氏泣。”关键是“上亦泣”。

怎么能说李治对武则天不是真情呢?

之后,皇帝李治把武则天“复召入宫”(《旧唐书》)。

唐太宗李世民召武则天进了宫,是为了改变她在父亲去世后的处境。唐高宗李治召武则天第二次进宫,却是因为一段割舍不了的尘世情缘。

身为李世民的才人,她不受待见。可以肯定地说,李世民直道生命结束都不知道被自己冷落了十二年的才人,去被自己的儿子喜欢上了。

身为李治的皇妃,她一路攀升。李世民更不会想到被她冷落过的女人会给大唐政权掌舵。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