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葬时,棺材埋在地下,为什么还要“堆小土堆”?有什么说法?

农村土葬时,棺材埋在地下,堆个土堆,有如下作用:

一、便于排水,以保持土壤干燥

过去人死后是直接放入木质棺材的,那时没有冰冻降温设备,为防止在下葬之前,尸体变坏,棺材底部还放有一些白灰,用来吸收水份。埋葬时又在棺材外放了大量的白灰杀菌驱虫。

木质棺材,经过了防腐处理,里外都漆上了一种特别的漆。虽然当时不能立即腐烂,但木质毕竟是木质,埋在地下,如果土壤含水,棺木吸水后,也会容易腐烂。

把墓穴上堆个尖顶形的土堆,天下雨时,雨水能迅速的排离墓地,土堆下的墓穴就不容易进水了。

墓穴干燥,棺材内外的白灰就有杀菌的效果,棺材就不容易腐烂,棺材完好,经过简单防腐处理的尸体,就有可能保持完好。

二、尸体腐烂时,气味不容易散发出来

无论埋葬时防腐驱虫工作做得怎样,但绝大部分的尸体都会腐烂的。在腐烂的过程中,都会散发臭气的。

墓穴上堆上一个土堆,哪怕是在炎热的夏季,臭气也被高高的土堆盖住了,散发不到空气中来的。

三、可以防止有些动物扒尸

以前农村的狗,饿了什么都吃,连人屎都吃。其实并不是狗喜欢吃屎,只是饿了没办法。

有些流浪狗饿急了,遇到新葬的墓地,闻到里面发出的气味,会扒开墓穴找吃的。

如果墓穴上堆了很高的土堆,狗闻不到墓穴里尸体分解的气味,墓穴就安全了。

四、可以防止雨水把棺木淋出来

墓穴如果只是与地面相平,以前没有水泥硬化,下雨之时,特别是较大雨水之时,就会被水冲洗的露出棺材来,这既不符合入土为安的原则,也会增加环境的恐怖。

五、祭祀时地点明确

炎黄子孙,都有慎终追远、敬祖敬宗的文化美德,每到清明、中元等时节,都要对逝去的先人进行祭祀。

在荒山野岭的墓地,如果不堆个土堆,过了一年后,沒有什么区别,就分辨不出墓地了。

如果时间更长,就更找不着、分不清墓地了,这会给祭祀增加困难。

六、阴宅也讲究高度

俗话说阴阳一理,就是说阴宅与阳宅在某些道理也是一样的。如阳宅高朗有气势,人住着舒心。所以人们也误认为阴宅,也就是坟墓土堆高些,亡人住着也舒畅些,也有气势些。

丧葬文化有许多讲究,光一个坟墓就有许多种称法,如:佳城、茔、窀穸、夜台、冢、穴、竁、陵、园寝、封堆、九源、松岗、一抔土、京观、垄、丘、圹、垗、域、阴宅、马鬣封、塸、寿藏(生坟)……等等等等。这墓穴上堆土成坟,就是丧葬文化的一种。

拜山拜山;无堆(隆起)不成山,

此"山"也是个标记(地标):

《大宅门》孙爷爷:

一一"我就是打个坟包;也是一座山……"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