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寄书信的呢?
谢谢谢你邀请!
古代是如何寄信?
我印象中在古代的信息交流传递的形式是:如果是军情方面,就用烽火台以及快马加鞭和飞鸽传书;民间一般托人捎上信件或带口信、信鸽、大雁、候烏。
民间的传递信息虽然说形式有那么多,但是能真正传递的信息是慢之又慢,有时杳无音信。所以就出现了很多望夫山,望夫归石作为后人流传的故事了。
答题完成,谢谢。
在中国古代邮寄书信的历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就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
一、邮驿
(1)古时候设在沿途为传递文书,供应食宿和车马的驿站,同时也是为旅客提供休息住宿的馆舍。《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汉书-赵充国传》:‘善治邮亭’。古时也設有‘邮递员’,即专门传递书信之人。邮驿站是官府的通信机构,主要传递官府的文书等,设立’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相去二里半。’《汉旧仪》。
(2)民间通信组织的形成,大约始于唐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商贸易的需要。首先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有了为民间百姓服务的’驿驴’。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的诗句,就非常形象的把‘家书’邮寄的发展及‘家书’的重要性刻画出来。随着社会的前进,为适应人们的需要,到了明朝出现了专为民间传递书信的民信局,是现今邮局的雏形。
二、邮政
中国清政府于1866年在海关总税务司下設立了邮务办事处。1896年成立邮局,专门办理收发书信、邮件等业务。
在世界上,以1840年英国发行的邮票为最早,中国于1878年第一次发行邮票。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