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讲的易经到底有没有用?

我没有听过曾老讲的易经,因为我听不太懂易经的东西。但是我有听过曾老讲其他东西。收获也很多。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很多人对一位老师讲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应该怎么去评判?

我记得很多年前我学佛的时候非常的崇拜南怀瑾先生。那时候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干就是如饥似渴的去看他的著作和看他的这些各种指导。

然后自己就去摸索,按照他说的去做一些执行。

搞了两三年,可是反而越来越执着,越来越自我封闭,不但是学佛没有什么长进,连生活都搞得一塌糊涂。

后来我遇到一位老先生,和他谈起佛法的时候,我出口闭口不是南师,就是哪位大师所说,反正从来没有自己的东西,全部都是说的别人口里的东西。好像别人口里的东西就是经典。

老先生常常笑而不语,不做反应。

后来时间久了,我忍不住问他,难道说我学习某个大师的一套言论,是错的吗?

老先生说,倒不是说他们错了,是你错了。

我问这位老先生我说:为什么很多大师说的那些道理,我明明觉得是非常对的,可是到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搞的时候就发现还是没什么用。

这位老先生和我说。

并不是哪位大师的东西不好,也并不是他们说错了,为什么到你这里就不对了,不对路了呢?

因为你确实没有理解他说的那些知识,也没有消化他说的那些知识,更加没有搞清楚,他为什么要在那一个场合那一个环境之下去说那一句话。

许多大善知识讲东西,常常是在某一个场合应机去讲,讲的东西,可能是针对某个人的问题讲的,可是当你拿来听一听,你就把它当成一个死教条去弄,这样肯定会出问题。

即使是圣贤讲的话,也不能拿来死套路去用,都要活学活用,何况是各位大师讲的话呢。

大师们经常都讲叫你灵活变通不要执着,可是你把他们说的话拿来一通执着。那肯定就与他们讲的义理背道而驰。

所以你不能怪他们讲错了也不能怪他们讲的不实际用不了

天下的道理都是这样,你学习了必须要好好的消化,怎么消化?放到实际的体验里面去消化,当你去认认真真去体验去操作,你才有真实的感受,你才会明白他说这句话,是针对一些人在某一些情况发生的某些问题而说的

如果你不去执着某个人说的话,到底对不对好不好?你只是保持一种客观理智的心态,那么你看任何东西都不会被他所影响。

打个比方,有些搞传销的演讲大师他们说的话能听吗?一般认为是不能听的,实在是太夸张太邪乎了,可是你如果保持一个客观的心态去观察去听听,你也会发现有些道理并没有错,只不过他放在那个场合和他的动机用意用法是错的。

而有些大师或者很正直的人,他们说的观点,听起来是完全没有任何挑剔是绝对不会错的,可是当你拿到生活中拿到具体的事情中乱用的时候,你就会错,

因为是你在乱用是你在偏执是你不懂得灵活变通,不懂得具体事情具体对付,所以错的还是你,并不是他。

关于这个事情,无论是道家佛家还是外国宗教,任何这些搞修行的人,从来都是希望学习的人能够不要死抓着鸡毛当令箭。常常容易死在一句话一个字上一个概念上。

是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格局要大,什么是格局?格局就是你不死抓着一个字也不死抓着一句话也不死抓着某一个人说的东西,你的格局是一切是万法,这样你的格局才叫大格局。

大格局是你懂得分别性却没有分别心,没有分别心做起来却又有分别妙用。

所以我听了这位老先生的话之后,从此不再去执着于非要崇拜这个崇拜那个。也不再执着于某句话,某个字,某个概念,因为当你放开这些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人都可以当你的老师,所以孔子才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不是说三个人里面挑一个当老师,而是说任何人,你都能在他身上得到启发得到参考。或者说,任何事你都能在它上面得到领悟。

所以佛家才有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的说法,这句话虽是本质论,却也是方法论,是修行的见地,也是修行的方法。

你在任何人任何事上面都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而大师们很多话,是给你填补一些知识视角上的空缺,给你一些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启发,给你一些经验的参考。他们绝对不是要你去迷信他们去执着于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

当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这位老先生教我的,这一点确实对我非常有益处,让我获得了很大的成长,让我变得理智和成熟。


总结:

知识和学问在人家的嘴里说出来,即使你听了记下来放到本子里,或者说你能够倒背如流也不一定是你的,

只有你真正在生活当中,在你的具体实践当中面对每一件不同的事情,你都能够像从仓库里拿货一样随手拿出来对应上去用,这样你才叫做真正有知识有学问,才叫做你消化了这些学问,才叫做你获得了这些学问。

否则这些学问就算你开一个藏经阁珍藏这浩瀚如海的知识学问,每天都拿着他们出来炫耀也没有用,对你来说一点用都没有。

大师们讲的学问,自然有他们的好处,听了当然是好的,但是如果执着于到底有没有用,这种想法就有点稚嫩,好像你拿了一把武器库给你的加特林机枪上战场,

你却对这把机枪的用法,对什么情况用它,打多少发子弹,怎么和别人配合这些都一无所知,只觉得它很牛是重型武器,你拿了这把枪一定无敌,那很可能它会第一时间要你命。它到底要怎么用,你得去研究,去实践,去体会,去感受,去总结。

另外一种习惯,就是带着挑刺的心态而非理智批判的心态去听人讲东西,一听到大师哪里知识上说错了记错了什么,马上心就凉半截,对他原来的崇拜马上变成鄙夷怀疑,这样的人,往往喜欢鸡蛋里挑骨头,拿一些细枝末节的不完善去否定人家的大德大善,所以他们总是和学问绝缘。

这个情况在商业环境里,我常常有体会,我遇到好几个优秀的做老板的人,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带主观去听人讲话,不管什么人,哪怕这个人身份低微,说出来的大部分不靠谱,但他们都能提炼出可以参考的可以得到启发的精华出来。

他们善于向各类人学习,为什么,因为他们守住自己的根本,知道自己不会被人带偏,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这些老板,也去上课也去被人忽悠培训,但是他们绝对不被骗,都是学到自己想要的就马上退出。

而有的老板很茫然的,懵懂的,听什么人一说马上就进圈套上套了。这都是因为没有主心骨和定力。这个事情和修行的情况非常像。

曾仕强教授把博大精深拗口拗脑的《易经》讲得诙谐有趣,嬉笑怒骂中破腐迎新,将古时无为之治、阴阳转化的智慧引荐于现在职场和人生各处,把"顺天应人"、"革故鼎新"等哲学点采用摆事件讲道理的方式,配上微笑嗓音,引人悟思。

不久前看了曾老对易经64卦的其中几例解析,如坎卦、巽卦、风水涣卦、山雷颐卦等。从卦辞到各爻侃侃而谈,掰开嚼碎,把本来抽象的卦象通过生动比喻和具体举例,直观呈现出来。有物极必反的警示,也有为人处世的技巧,还有修心养性的自省及典故剖析,既拓展了知识又点醒迷茫,扭转曾对卦辞的片面理解,受益匪浅。

包罗万象的卦象与卦象转变要处,都会有实例穿插牵引。易经入门选手往往会为故事吸引,不知不觉建立与自身的思索联系,脑子活络起来,细到夫妻相处大到家国运转,这不就达成了《易经》的现实价值了么。

博古是为通今引流,大道至简,凝聚千年的智慧不只是文字,醍醐灌顶才能流动,流动起来才是一种思想和力量。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