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本名叫什么?历史上的唐僧有哪些故事?有没有徒弟?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历史上真有唐僧其人,不过唐僧取经是自费而非公款,还是半个偷渡客,《西游记》中所谓的皇兄御弟的壮观送别场面自然是没有的。
唐僧是河南洛阳人,法名玄奘,姓陈名祎,“江流儿”啥的就不必当真了,13 岁出家, 21 岁受戒。生于公元 602 年的唐僧和生于公元 599 年的唐太宗,确实算是同龄人,不过在唐僧取经归国之前,二人不可能也确实不存在任何交集。
唐僧出家后,除了学习佛法还四处游历。在游历的过程中唐僧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各地的佛经以及各位大师对佛法的理解不尽相同,让唐僧很郁闷,于是便有了去佛教发源地天竺走一走的想法,所以说求法解惑是唐僧取经的真正原因,跟唐太宗打仗杀人罪孽多没有半毛钱关系。
《西游记》中说东土大唐只有小乘佛法没有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又很牛逼,什么事儿都能办,所以唐僧要去取大乘佛法。
事实上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大乘小乘佛法都已进入,唐僧取经之前就学过《摄大乘论》。只不过由于翻译的不同,本来玄之又玄的佛法大家的理解又各不相同,没有标准答案,造成佛法以及对佛法的理解产生了混乱。
(唐太宗李世民)
大约公元 626 年左右,唐僧向朝廷提出出国留学的申请,不过被朝廷拒绝。这一方面是因为古代中国对人口流动的管理和限制,另外我们结合唐僧生活的时代背景也可推测出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唐僧生活在隋末唐初的大乱世中,《隋唐演义》讲的就是这段历史,大乱世造成人口急剧下降,而人口和土地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富来源,故朝廷对人口的管理便相对严格。二是 626 年,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巩固内部的统治基础是其当务之急,什么出国留学深造的小事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三是唐朝的边患问题,北边的突厥虎视眈眈,西域也缺乏有效控制,这时有人要出国,你是留学还是想干其他什么东西,朝廷当然是有疑虑的。我们也可以推测,当时提出申请的远远不止唐僧一人,只不过没有留下太多记载而已。
公元 629 年天下饥荒,百姓四处求食。这时朝廷也没有办法,总不能让老百姓在一个地方等死吧?于是便放宽了对人口的管理和限制,唐僧便借着这股子风偷偷摸摸的从长安出发,经兰州,敦煌,酒泉,新疆,中亚,最终到了印度。
唐僧的目的性很强,这次来就是求法解惑,所以就得去最高的佛教学府,而那烂陀寺(可不是什么大雷音寺)就是当时印度的佛教中心,也可说是全世界的佛教中心。唐僧到那烂陀寺拜戒贤为师,学习梵文和佛法。
前文说过,唐僧刚出家时就曾四处游历,这是唐僧的特点。在印度学习佛法 5 年之后,他又花了若干年时间游历了印度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旅途感悟佛法,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相结合,这是唐僧求法的根本特点,这个唐僧可比《西游记》中的那个唐僧走的路要多得多。
在印度的大约 10 年间,唐僧还经常参加各种佛法大会和辩论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成为印度佛教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公元 645 年,求法 16 年的唐僧回国,这时曾经那位 20 多岁的年轻和尚已然变成一个 40 多岁的中年和尚。唐僧回国声名远博,妥妥的大海龟。这时候李世民内部问题也解决了,唐僧名气又这么大,那必须得高规格接待,并且向唐僧布置了一个作业。
李世民要求唐僧把自己一路的所见所闻著书立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唐西域记》。李世民当然不仅仅是想看个热闹听个新鲜故事,作为一个大政治家,他要从唐僧的口中去了解西域中亚及大唐周边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政治状态,这是唐太宗打的小算盘。
《大唐西域记》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是补充甚至是重构了印度的古代史。我们知道印度朋友要么没日没夜的钻研佛法,要么无忧无虑的唱歌跳舞,就是不写历史。印度的古代史可以说是一团糟,近现代的印度人从《大唐西域记》及各位大唐求法僧侣的著作中方才知道原来我们的历史是这个样子的呀,这也算是唐僧对印度乃至世界历史的一大贡献。
后来印度人又不搞佛教了,搞起了印度教,所以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但如今的印度人却不信佛教。我们的唐僧同志从印度回来之后,老老实实的翻译佛经,弘扬佛法,弟子数千,遍及天下,一干就是 20 年,直至公园664 年去世。
(高阳公主)
《大唐西域记》还有一个小花边,那就是该书执笔人也是唐僧的徒弟辩机和尚与唐太宗爱女高阳公主的一段风月公案。据说辩机后被腰斩,几年后高阳公主及其丈夫房遗爱,薛万彻等人也在谋反案中被杀或被赐死,房遗爱是大唐名相房玄龄第二子。
公元600年,洛阳缑氏镇,一户陈姓官宦人家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的父母给他取名叫做陈祎。祎,是美玉的意思,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在古代常用作人名,当然我们可能更熟悉他的另一个称呼——唐僧,或者玄奘法师。
我们绝大多数人对唐僧的了解或许仅限于《西游记》中,那个“大师兄,师傅又被妖怪抓走了的拖油瓶”,但实际上,真实的唐僧却是一个非常牛逼的硬核“猛男”。
想当初,唐僧偷渡出国,途经138国,历尽千难万险才到达古印度。
可这个信仰佛教的国家却并非极乐世界,他们等级深严,连本地人都生活得极不如意,更何况唐僧这样一个远道而来,背景并不显赫的异国来客呢?
尊重,不是来自于别人的给予,而是自身的硬实力。
唐僧在印度和当地学者辩论经义,让当地一众学者哑口无言,赢得了当地学者的尊重和认可,这些事迹经由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传到了东土大唐。
最终他带回了舍利子一百五十粒,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六百五十七部。
据记载,唐僧归国之日,“道俗奔迎,倾都罢市”,连唐太宗也亲自带着朝臣隆重迎接他,并为他赐号:三藏法师。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三藏的故事。
1、学霸唐僧的求学路:为了去西方求法,不惜偷渡出大唐;
前面我们说过唐僧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在北齐官至礼部尚书,他的父亲也是远近闻名的贤士,还被推举担任过县令的职务。
这样的家庭,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已经是相当幸运的一件事了,至少,在当时普通老百姓还在为温饱发愁的日子里,他的父亲却能让唐僧四兄弟过着衣食无忧、诗书传家的幸福生活。
恰好,唐僧又是一个聪慧的少年,受父亲的教诲,他才八九岁便能通读、理解各类经典了。
但是,很不幸的是,命运对唐僧的考验也来得那般残酷。
在唐僧五岁那年,他的母亲便离开了人世,在他十岁那年,他的父亲又突然去世,这对于一个放到现代才上小学的孩童而言,无亚于人间悲剧。
没有了父母的庇佑,唐僧一下子就失去了生活的来源,眼看着生活没有了着落,十岁的他找到了自己在洛阳净土寺当沙弥的二哥长捷,前去投靠二哥过上了在寺院学习佛经的生活。
但学佛这件事儿,在当时,并不是想就可以的了,出家首先是需要朝廷获准剃度才行的。
恐怕,唐僧当时也没想到,自己的机缘会来得那么快。
在唐僧十二岁那年,朝廷要为二十七个僧人剃度,不过,由于唐僧年龄尚小、资历又浅,因而这批名单里本来是没有唐僧的。
有意思的是,大理寺卿郑善果瞧着一旁观赏的唐僧目不转睛的模样,觉得他很有趣,竟对他产生了好奇,便询问道:“你为何想要出家呢?”
或许,他此事无心之举,谁也没想到,唐僧的回答却震撼住了全场:“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这句话简单说来,唐僧是说他的愿望从长远来看,是为了继承发扬如来的精神,从短的来说是为了将佛法发扬光大。
唐僧的话引起了郑善果的注意,他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小沙弥若是给他机会,以后说不定会大有作为,于是,他便和同僚商量破格录取了唐僧:“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佛门伟器。”
一代圣僧的逆天之路,由此开始。
在这之后的几年里,唐僧一直潜心向各位有名望的大师请教学问,到他二十三岁的时候,他已是举国闻名的佛学大师了。
俗话说“学无止境”,当唐僧遍访名师之后,他有感于当时经义混乱、各位名师说法不一的局面,决心亲自前往印度,求取真经,以解心中迷惑:有南北异学,是非纷纠。永言于此,良用怃然。
不过,就跟我们现在出国要办签证一样,唐代的人要出国,也必须要向官府申请,办“过所”才行,否则私自出关,惩罚是非常严重的。
于是,在公元627年,唐僧便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僧人们,一同提交了前往印度的出国考察申请。
但当时大唐和吐谷浑、突厥的关系非常紧张,朝廷本就欲加强在西域的军事力量,此时唐僧一行人的出国申请很显然就有点不合时宜,朝廷很果断地拒绝了唐僧的申请。
这样的结果出乎唐僧一行人的意料,那些和他约定同行的人纷纷打起了退堂鼓,但这并没有让唐僧退缩。
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求取真经的信念鼓舞着唐僧,他回想起《历游天竺记》一书中记载的高僧法显西行取经的事迹,这更加坚定了他西行的道路。
公元629年,唐僧正式踏上了西行的道路。
2、真实的唐僧:历时17年途经138国行程五万里,还险些被大徒弟杀害;
那时候的路况根本无法和现代相比,西行的路上,除了崎岖的山脉和一望无际的沙漠外,语言不通和没有向导的问题,也是摆在唐僧面前的难题。
为了不至于因为迷路的问题,阻碍自己西行的路,唐僧决心在唐朝的边陲重地、中西交通的咽喉要道凉州,获取自己所需的情报。
唐僧的到来,获得了当地僧侣的欢迎,但也引起了当地都督李大亮的警惕,在得知唐僧要西行的计划后,李大亮明确告诉唐僧:如今突厥和朝廷关系紧张,西边随时会打仗,你要西去是违背朝廷法令的,你还是回京去吧。
唐僧西行受阻的事,传到当地僧侣群中后,河西一带的佛门领袖慧威找到唐僧,表示愿意帮助唐僧脱困。
在慧威的两个弟子慧琳、道整的帮助下,唐僧脱离了李大亮的监视,逃到了瓜州这个地方,但唐僧没有想到,李大亮的通缉令也随即到达了瓜州。
幸运的是,找到唐僧的是那个叫李昌的官员,他是位敬重佛法的信徒,当他得知唐僧的宏愿后,竟当着唐僧的面撕毁了通缉令,并表示愿意帮助唐僧出关西行。
出城后不久,两位帮助他的僧人便和唐僧告别了,此时,由于有官府的通缉,唐僧不敢光明正大地走官道,瓜州的沙漠和大风就成了困扰唐僧的新的难题。
其间,唐僧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徒弟,也就是孙悟空的原型——石槃陀。
石槃陀身体强壮,态度又很诚恳,当唐僧告诉他自己的困境后,他很爽快地表示愿意护送唐僧过五烽。
西行的路并不轻松,尤其是冒着生命危险,就是为了求取一些绝大多数人都用不上的经书之时,这足够劝退大部分人。
石槃陀的信念,显然不足以支撑他像唐僧那样,坚持走上几万里。
当两人偷渡出玉门关后不久,无尽的沙漠就摧毁了石槃陀的意志,当时两人在是否继续前行时发生了分歧,石槃陀告诉唐僧:“弟子感到前路艰险,所过的地方没有水草,要取水只能去五烽下偷水,但那里有重兵把守,一不小心被发现就会丧命,咱们还是退回瓜州吧,那样比较安全。”
唐僧如果是轻易能够被说服的人,也不至于偷渡出国了,他当场便拒绝了石槃陀的请求,仇恨的种子由此在石槃陀心中生了根。
有一天夜里,唐僧正在闭目打坐时,石槃陀以为他睡着了,便抽出了一把刀走向了唐僧,打算行不轨之事。
唐僧见状察觉到了危险,他便念起了经文,石槃陀看到唐僧还未睡着,徘徊了很久终究还是打消了念头。
第二天,唐僧便对石槃陀摊了牌,石槃陀回答唐僧:“弟子实在是不能陪大师西行了,我家中还有一家老小需要我养活,此行是冒犯王法,被抓住的话就是灭族之罪,我心中已经恐惧,决心不再西行了。”
唐僧闻言也就不再强迫石槃陀陪自己西行了,但石槃陀却不放下唐僧,他质问唐僧:“法师既然你不肯放弃西行,也必然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你被抓住,供出了我怎么办?”
唐僧指着天起誓:“就算贫僧不幸被捕,纵然千刀万剐,也绝不会牵连你的。”
或许是石槃陀了解唐僧的为人,又或许是他还心存一点良知,他最终还是没有伤害唐僧,而是告别了他,和平分手。
此后,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唐僧西行的故事了,只不过这一路既没有妖魔鬼怪,也没有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三兄弟,有的只有历时17年途经138国行程五万里的“孤勇者”唐僧:
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 不肯哭一场
3、归国后,唐僧潜心从事译经事业,终成一代大师。
唐僧在印度的名气,并非凭空得来的,他在曲女城法会上以论主的身份阐明自身对佛法的理解,烂陀寺的法师曾把他的法论抄录立于会场门外,并扬言: “ 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斩首相谢。”
但18天过去了,却没有人能指出唐僧不足,理所当然地让唐僧得到了一众印度学者的尊重。
唐贞观十七年,唐僧回归长安的时候,有数万僧人夹道欢迎他归国,连唐太宗也不再追究唐僧违背圣令一事。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亲自下诏令在寝宫接见唐僧,并为他做《三藏圣教序》。
在唐太宗的建议下,唐僧接受了翻译六百五十七部经书、并将观察到的远方异域习俗写作十二卷《大唐西域记》的诏令。
此后的日子里,唐僧主持翻译了一千三百三十一卷经书,并将见到的一百三十八国的事迹编著成了十余万字的《大唐西域记》,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大师之名,玄奘法师实至名归。
文/脑洞趣味历史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记得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