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为何没有取代周成王?
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是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周文王时,周公一直辅佐父亲,到周文王和武王.相继去世之后,周成王还在襁褓之中,周公为保周朝江山,代成王登基管理国家。在他管理其间,周公两次举兵平叛,“灭了五十多个小国。后来又和召公分陕而治,使周王朝的疆域不断扩大。多国家稳定之后,又将都城从镐京迁往洛阳。周公不仅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而且七年后等成王长大,周公就归政成王。
周公登基七年后归位于成王,是他无意偷窥君王宝座,是人格的典范。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周公,大多数人可能会联想到《周公解梦》,这个好像也是非常畅销的书,不过周公到底有没有专注于解梦,似乎无史可考,可以考证的倒是周公辅成王的事。
周成王的老爸周武王,大家应该是很熟悉的了,讨商灭纣,建立了大周王朝,这个从《封神演义》里面可以了解,不过这是小说,和真正历史是大不相同。那么周武王死后,传位于儿子成王,成王还小嘛,所以便由功劳大大的四叔周公来辅政,六年后才还政于成王,实现了权力的平稳交接。那么,周公既然拥有了那么大的权力,而且还执政了六年,再说自己也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为什么还要毅然让位于侄儿,他的这种于危难时挺身而出,于和平后无私奉献的精神,几千年来无不为后人所称道赞颂,同时也引发了后人对其让位之举的猜测。
有人根据《荀子》和《淮南子》等古籍指出,其实周公一开始确实是想要取成王而代之的。《礼记》、《尚书》也有记载周公想要坐天子位置。但是最后没有取代成王,也许跟当时的形势变化有关。后来周公的两个兄弟管叔、蔡叔竟然与纣王之子武庚联合起兵谋反,致使局势紧张,同时朝中另有举足轻重的召公、太公对周公也有所不满,此时成王亦是日渐长大成人对周公似乎有所怀疑,所以在种种不利形势下,周公不得不还政以平众怒。
毫无疑问,对于这种解释,对周公来说也许是不公平的,毕竟周公无畏无私的高大形象早已树立于人们心中,人们更愿意相信周公临危受命对国对君的一片赤城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