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死后为什么要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辅政?
姜太公是个牛人,他曾出仕商朝。但因为看不惯纣王暴虐无道,辞官隐居在渭水河畔做起了钓翁。
不过,姜太公的贤名远扬。周文王听说后,不辞辛劳,亲自备了厚礼登门拜访。在他真诚的请求下,姜太公出山辅佐他。
周文王施行德政,得到了诸侯和百姓的支持。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子承父业,继续扛起伐纣大旗,最终结束了商纣王朝,建立了周王朝。
可以说,在开国功臣中,姜太公该居首位。他的地位和功绩,不光在周王朝得到认可,在后世也是倍受人们的推崇,被尊为百家宗师,肯定了他在政治、军事、纵横这几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
(姜太公剧照)
然而,周武王去世时,却并没有把辅佐周成王的重任,交给姜太公,而是交给了周公,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周公是周文王的次子,也是周武王的同胞弟弟。
周公为人忠厚有德,又在诸兄弟中最为孝顺友爱,因此贤名在外。
周武王继位后,便尊姜太公为国师,而周公则被封为辅相。
周公深得周武王信任,无论国事大小,都要和他商议而定。
周公亦不辜负周武王信任,不仅提出“顺德谋事”的建议,还在伐纣胜利后,手持大钺,立于周武王身侧,向天下宣布商朝因纣王无道而灭亡,并拥立周武王为天子。而他也因贤德之名,颇有威望,成为仅次于周武王之下的权臣。
王朝新建,面临着政权不稳的局面。但周武王却在这个节骨眼上,一病不起。周公既对周武王的病情非常关心,希望他能恢复健康;同时还代他处理国家政务。
为了能让周武王恢复健康,周公在求医问药都没有效果后,心急如焚的他,竟将指甲烧成灰溶于水中,并向上天祈祷,希望能代周武王生病。
然而,周公的举动,并未能挽留住周武王。在建立周王朝第二年,周武王便病逝了。
周武王病逝时,他的儿子周成王才13岁,完全不能应付复杂的政局。因此周武王临终时,让周公辅佐周成王。
之所以选择周公而没有选择姜太公,周武王自然有他的想法。
(周武王)
一、周武王忌惮姜太公的权势。
姜太公早年统领军权,在政事上也很有成就,因此深得人心,势力也逐渐强大。周武王在建立周王朝后,颇为忌惮姜太公的权势。担心他会拥兵自立,但姜太公毕竟是开国功臣,除掉他,势必落个“卸磨杀驴”的污名,说不准会引发恐慌,造成国乱。所以,周武王思来想去,决定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皇权。他迎娶了姜太公的女儿邑姜,并把她封为皇后。
如此一来,姜太公成了周武王的岳父,自然不和他争权夺利了。
周武王还不放心,又把姜太公封在偏远的齐地,让他远离政治中心。
可见,周武王对姜太公的防范,那可不是一点点。
二、姜太公年纪太大。
早在周文王请姜太公出仕时,姜太公就已是70多岁的人了。
虽说他很有治国安邦的才干,但辅佐了两代君主,已经到了80多岁的年纪。可以说,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是非常高寿了,说不准哪天就会寿终正寝。
而周公则正值精壮之年,治国经验丰富,并不亚于姜太公。因此,选择周公显然是最明智的举动。
(周公剧照)
事实证明,周武王的选择是正确的。
周公在辅佐成王的事情上,极为尽力。他不光推行德政,还广纳贤才。
据说每当听说有贤德的人才来拜见他,他哪怕是在洗头吃饭,也要停止下来,亲自去见来访者。
由于他尽心尽力,百姓都对他非常敬佩。
不过,周公的弟弟管叔和蔡叔却觊觎皇位,四处造谣说周公想篡夺王位。并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
周公主动找到姜太公和召公,向他们坦诚地表示自己没有野心。在解除了姜太公和召公的疑虑后,又和他们共同谋划,并联合起来,打败了管叔和蔡叔,同时平定了武庚之乱。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叛乱,周公建立了洛邑新城,他又把成为俘虏的殷商贵族迁到那里,并派兵严加看管起来。
由于周公忠心耿耿,他在执政期间,虽独掌大权,但他并未夺权。而且为开辟周朝盛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7年后,周成王20岁,周公按约定将政权还给了周成王。
周成王对周公很器重,再加上周公治理国家有功,因此周成王便将土地肥沃的鲁国封给了他。
(参考史料:《史记·鲁周公世家》《何尊铭文》)
周公辅政都能发生“三监之乱”,换做姜太公辅政那还不天下大乱。
想要弄清楚这些,就要先明白当时的天下格局和周国面临的危机。
在商朝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只有商国的国君可以自称为王,其余各国国君都只是诸侯罢了。
随着周国的国力不断壮大,引起了商国的注意。毕竟商国当初就是国力壮大后,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朝。
为此,商国一有机会便打压、削弱周国,这也导致了两国矛盾的计划,为后来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
到了周文王姬昌时期,由于周文王勤政爱民,大力发展农业和商业,轻税赋免徭役,商税更是不存在,使得周国的国势一日胜过一日。
此时的周国有多强盛呢?姬昌此时担任着商朝的“方伯”,人称西伯侯。
所谓方伯,源自黄帝时期的四方诸侯之长。负责辅佐商王管理四方。
毕竟那时候诸侯国太多了,周武王孟津观兵的时候,就号称有八百诸侯前来会盟。如果算上保持中立和忠于商朝的诸侯国,估计诸侯国的数量有一两千。
这么多诸侯国,如果全让商王管理,估计他没日没夜不睡觉地工作,也管不过来。
因此除了商朝核心区域的诸侯国、还有一些大国之间的纠纷由商王处理,其余偏远效果都由东西南北四方的四位方伯管理。
而担任“方伯”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方诸侯中最强者为之。也就是说,周国当时已经是最强大的五个国家之一了。
当时,由于周文王广施仁德,使得很多诸侯国都纷纷归附周国,到最后,华夏九州竟然有六州都向着周国,
这下子,让商朝感觉到了威胁。虽然殷纣王不管这些,但是商朝的大臣还是很负责的,他们告诉殷纣王周国是个威胁,于是殷纣王将周文王抓起来软禁了。
后来还是周国的大臣给殷纣王送了许多奇珍异宝、美女异兽才将周文王给捞出来。
周文王走的时候,殷纣王因为收人家的礼收得不好意思了,想送给周文王点礼物表达下歉意,但是各种奇珍异宝他舍不得,干脆授予周国征伐不臣之权。
也就是说,周国可以打着商朝的旗号,征伐其他诸侯国,而商朝是不会来管这事情的。
这可是千金难买的权力,凭借着征伐之权,周国讨伐了大量忠于商朝的诸侯国,不仅使得国力更加强盛,也间接削弱了商朝的实力。
在周文王的领导下,周国已经成为了仅次于商国的大国。而周文王能够取得此等成绩,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姜太公。
周文王的很多政令和措施皆出自于姜太公,可以说,没有姜太公,周文王也许只是个平庸君主,而周国也无力与商朝争霸天下。
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姬发继位。周武王依然重用姜太公,让其担任周国的太师,同时尊称其为“师尚父”,意思是对待他像对待师傅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可见其对姜太公务必尊敬。
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周武王不再只依靠姜太公,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开始积极涉足政务,成为了姜太公一样重要的大臣。
周公旦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周公。
在当时,周国大的战略方针听取姜太公的意见,而各种细枝末节的应对则听取周公的意见,二人皆是周武王的左膀右臂。
周武王之所以这样用人,一方面是姜太公年纪太大了,精力有限,那些细微之处不适合浪费他的精力。
另一方面,姜太公毕竟是外人,灭亡商朝这种大事,很多时候还是和自己人商量比较好。
因此周武王刻意在培养周公处理政务的能力。
周武王和周公商议,认为此事周国已经有实力挑战商朝了,于是想试探下诸侯们的站队情况,就搞了个孟津观兵,其实就是大规模阅兵活动。
当时有八百诸侯前来会盟,这还不算上一些骑墙党。
诸侯认为周国已经有实力灭亡商朝了,但是周武王却说诸侯不懂天命,现在还不是时候。
其实,所谓天命都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时机未到。
当时有上千诸侯国,虽然周国已经有能力灭商,但是商国可是个庞然大物,周灭商伤人一百自伤五十。
到时候周国也会衰弱,那还怎么压制得住那些诸侯国,尤其是另外三个“方伯”。
到时候,只怕是周国努力了几代却给他人做了嫁衣。
而周武王在等待的时机便是周朝自己把自己折腾得足够衰败。
几年后,周武王等到了时机。
一方面,殷纣王残暴,且亲小人远贤臣,导致民心尽失。
另一方面,商朝的大军在外征讨蛮夷,无力回援。
于是周武王亲率大军,与诸侯会盟,组成联军。接着浩浩荡荡的向商朝的国都朝歌进军。
而殷纣王收到消息后,也组织起了一支七十万人的大军,两军在朝歌郊外的牧野展开了决战,这一战,将会决定谁才是这天下的主人。
虽然联军人数远不如商朝军队,但是个个士气如虹、悍不畏死。
反观商朝的军队,虽然人数占优势,但是大多是用奴隶和俘虏在凑数,这些人不仅没有战斗力,而且缺乏忠心。
两军一交战,商朝这边便有大批士兵倒戈,到最后竟然全都加入了联军。
以至于朝歌的守军一看对方人多势众、来势汹汹,竟然主动打开了城门,很快商朝就灭亡了。
然而对于周武王来说,灭亡商朝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新持续来保证周朝的万世基业。
分封制是当时唯一的选择,这是从三皇五帝时期慢慢发展出来的一种国家制度,在当时来说依然是很先进的,要继续采用。
关键在于,如何稳固周朝的统治,避免出现新兴大国威胁到周朝的地位。
周武王选择在分封上做文章。
首先,他给周王室划了一大块地方作为周国的地盘。来确保周国在土地、人口上相对于其他诸侯拥有绝对优势。
然后,他将周国的大臣和王室成员分封到周国附近、或者富庶的地方当诸侯,让他们来拱卫周国。
一旦有一批诸侯国反叛,这些大臣和宗室的诸侯国可以协助周王平叛。
比如姜太公被封到齐国,周公被封到鲁国,这都是当时有数的大国。
接着,虽然商朝被灭,但是商国遗民众多,如何处理这些人也是个难题,一旦处理不好便会闹出大麻烦。
周武王将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到朝歌地区,让他继续统帅殷商遗民,以此来安抚这群人。
为了防止殷商遗民再次作乱,周武王让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度二人辅佐武庚治理殷国。实际上是让他们监视武庚的言行。
同时,周武王将管叔封到朝歌东边的卫国,将蔡叔封到朝歌西南的鄘国,将霍叔封到朝歌北边的邶国。
让这三国来监视殷国的一举一动,一旦殷国有反意,便由这三国出兵讨伐。因此这三国也被称作“三监”,意为三个监视者。
在做完这一系列安排后,周朝的统治逐渐稳定下来。可惜周武王没有机会享受一下这太平天下,就在灭商后的第二年,周武王因为劳累过度去世了。
于是其子姬诵继位,史称周成王。
由于周成王年幼,于是周武王在临终之时,指定了有周公辅佐周成王治理国家。
周武王之所以指定周公辅政,而不是姜太公,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亲疏有别。
姜太公虽然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但是毕竟不是真的父子,姜太公终究是臣子是外人。
而周公的身份则不一样,他是周武王的亲弟弟,二人从小一起长大,情深义厚。
用周公辅政,周武王放心。
再退一步说,如果辅臣如果想篡位,与其让姜太公篡位,还不如让周公来,好歹都是自家人,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天下还是姬家的天下,变不了天。
其二,姜太公辅政,会导致宗室不服。
这天下总归是姓姬的,周成王年幼,如果让姜太公辅政,难免会让周朝的宗室们怀疑,朝廷下达的命令是周成王的意思还是姜太公的意思。
一旦他们对此产生怀疑,就会付诸行动。要知道,当时有很多姬姓诸侯国。他们是周朝用来掌控天下的。
如果这些诸侯国群起而攻周,只会造成周朝内乱,最后很可能导致周朝分崩离析,周国的基业二世而亡。
而如果让周公辅政,至少大部分宗室可以接受,不能接受的也可以提出来,自己人内部协调下,中能解决问题的。
其三,姜太公年事已高,不知道还能活多久。
姜太公在遇到周文王的时候,已经是高龄了,指不定哪天就去世了。如果让他辅政,极有可能出现临时换人接班,导致施政方针出现变动。
虽然姜太公最后活了139岁,但是这种事周武王怎么算得到?他只能根据常理来考虑问题。
而周公年纪轻,又一直辅佐周武王,对其施政想法了如指掌,周公辅政可以保证周武王的治国理念得以延续,这是其他宗室所不具备的优势。
所以说,周武王让周公辅政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这并不表示他就不看重姜太公了。
姜太公可是周朝的顶梁柱,此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事实上,周成王时期,虽然周公辅政,但是姜太公依然在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姜太公被封到齐国,但是他并未去齐国赴任,而是一直在朝中担任太师一职。而他的大儿子,齐丁公姜伋则在京城担任王宫守卫部队的长官。
这明显就是周武王设下的一个局,让姜太公和周公互相制约,避免一家独大,加上外面还有一堆忠于周朝的诸侯国,周成王的王位十分稳固。
虽然周武王的计划十分周到,不过还是有失算的地方。他以为只有姜太公辅政才会发生诸侯国反叛的情况。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周公辅政依然爆发了“三监之乱”。
前面说了,当时的殷商遗民由武庚率领。而周武王派了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监视武庚等人。
然而周成王登基,由周公辅政,引发了管叔的不满。
他认为自己年长,应该由自己辅政才对,而其他一些姬姓诸侯王也对周公制定的严格礼乐制度不满,觉得自己受到了限制。
而武庚也想复国,他在获悉了这些人的想法后,便去游说管叔,表示愿意支持他起兵。
在权力的诱惑下,管叔率领武庚、蔡叔以及部分依然忠于殷商的诸侯国,公然起兵反叛。
可惜他们面对的是西周最强的两只老狐狸:姜太公和周公。
在起兵之时,他们的结局便已经决定了。
周公亲自率兵东征,并调集其他诸侯国一起出兵。
而大后方则交给姜太公打理,主要处理日常政务,调拨粮草。
在二人亲密无间的配合下,叛乱很快便被平息了,殷商遗民被迁徙到宋国定居。
这还是周公辅政的情况下,就闹出这么大动静,如果让姜太公辅政,估计会发生姬姓诸侯国,联合武庚以及忠于殷商的诸侯国一起反叛。
其结果必然是天下大乱,周朝虽然不至于立刻灭亡,但是很可能直接快进到战国时期。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所以说,周武王让周公来辅政简直是英明神武的决定。这样安排并非不信任姜太公,而是从大局出发,为了周朝的江山社稷考虑。
也正是因为他开始的布局做得好,才保证了周朝数百年的国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