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发丧到底有些啥礼仪?比如头七,拦社等,指南方习俗哦?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关于人死发丧大同小异,我什么也不是,是位地道的农民,说一说我们哪儿人死发丧的风俗习惯。
老年yan气时,孩子要拿着死者的棉袄,上在房脊上,喊着爹或娘叫魂。组织亲近人给死者丶理发、沐浴更衣,放在自家厅堂上,叫草铺,点灯,烧香,请先生,入殓…在自家门口打灵棚,行三道九叩为死者免灾,超度亡灵。先生在三天之内晚上出殃,亡魂不肯离开,小鬼要催魂,九头马面遣鬼魂到阎王那儿报到。而贵洲那儿要请道士做道场,要化费很多钱,少则三五万丶多则十几万。
你好笔者我是文化领域的创作者颠强时代
首先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礼仪,也正是各种各样的文明礼仪相互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其中呢丧葬文化也是我国文化的一种发展历程,也是对逝者的一种缅怀和思念。
在我们这里农村的老家丧葬礼仪大致的分以上几个步骤,在家停放三天~守灵~入殓~辞灵~送盘缠~出丧~下葬~头七~三七~五七~周年坟(周年坟分为三周年和十周年)。
如果家里有老人去世了,家里的亲属呢先通知自己的院里的人(就是同一姓家的人),然后呢让院里的亲人先帮逝者穿好衣服(也就是提前买好的寿衣),穿完衣服以后呢派人呢去自己家房上“叫魂”(寓意呢就是通知周围的人家里有人去世了),然后呢在家里停放三天,当然这三天还有别的事情要做,由于古代封建思想得影响人死后魂魄有回家的习惯,当然这只是迷信,然后等待晚上入殓。
在给逝者入殓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过程就是在我们这里叫“发明火”,给逝者烧一些纸扎元宝之类的,并且在去“发明火”的过程中对去的人数也是有限定的只能去十二个人,不能多也不能少,每人的手上还得要拿一注香。
到了第二天呢尸体开始去火化,火化回来以后呢,一大家子亲人开始披麻戴孝跪在逝者的灵堂前,替逝去的逝者开始守灵堂,而逝者的亲朋好友呢从这时候也开始来吊唁,而同村里的人也会傍晚时分来开始“辞灵”,就是来吊唁逝者,送逝者最后一程。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也就是出丧之前,要先给逝者送盘缠,送盘缠呢要送两次一个“小盘缠”还有一个呢就是送“大盘缠”,在送完“大盘缠”的时候也就是到了“出丧”的时候,“出丧”呢村里呢年轻人开始抬着棺材出殡,在“出丧”的过程中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要行“跪拜礼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拜九叩”,而作为逝者家中的长子呢要“摔老盆子”我们村里的方言俗称,最后呢送逝者老人下葬。
在“下葬”完的第一天晚上,院里的亲人们还要给去世的逝者上“头七”,在上完“头七”以后就是上“三七坟”和“五七坟”,上完“五七坟”以后呢基本上整个礼仪过程也就差不多了。
在上完“五七坟”以后就是接下来上周年坟,上“周年坟”呢先上第一个“三周年坟”,逝者去世三周年了,这时作为后辈们在这一天都要回家,为去世的老人上坟表示对逝者得缅怀之情,在上完“三周年坟”以后呢就是“十周年坟”,也就是在逝者去世的第十个年头给逝者上次坟,在这一天呢作为逝者的后辈们也都要回家给老人上坟。
以上这些呢就是我们这里的丧葬礼仪,不过在我们这里还有一种比较乐观的说法就是如果家中的老人是八十周岁以上去世的呢无病无灾的,在我们这里呢俗称为“喜丧”。
各位读者你们那里还有哪些丧葬文化呢,评论出来我们一块了解各地方的风俗文明,我是颠强时代能否留个关注。